心归何处,还看德家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今年,德力西迎来30岁生日,我有幸与它相知相伴15年,见证了它的辉煌。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用在我身上,再贴切不过。1996年,20岁的我,厨师专业毕业,带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冲劲,只身来温州柳市,应聘到了一家茶楼工作。工作一年多,我发现自己的工作与理想渐行渐远:柳市沿海,以海鲜为主,我拿手的川菜难成主流。英雄无用武之地,我毅然辞掉了工作,揽起了人力三轮车载人的生意。一年下来,钱挣得还真不少。每当夜深人静,盘点一天的收入时,短暂的满足之后是长久的失落:年纪轻轻,踩三轮,有意义吗? 人生如戏,演好演坏,权衡只在瞬间。我卖掉了三轮车,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当地最好的企业。1999年12月,我终于如愿加入了德力西,成了一名继电器装配工。对新鲜事物,我天生喜欢琢磨,一个多月,基本掌握了产品性能和工作原理,组装时得心应手,质量过关,动作娴熟,速度不比老手慢。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0年2月,我通过竞聘,成为一名成品检验员。我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产品检验的任何细节,杜绝产品质量隐患。工作踏实肯干,领导自然也看在眼里,2001年6月,我被晋升为车间主任。 当一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和肯定时,生活越来越有意义,工作越干越起劲。2003年5月,我又被派往杭州西子集团,负责电能表生产管理。 记得刚到西子的那天,看到杂乱无章的现场、陈旧的设备、曾经吃皇粮的员工,我内心猛地一颤:“这跟温州基地相差也太大了,这让我从何下手?”既来之,则安之。“公司安排我来,这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也是一种肯定。”很快,我打消了打退堂鼓的念头,着手理清工作思路。 改制前,杭州西子是老国企,老员工始终认为铁饭碗不会打破。改制后,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效益。为了对他们有所触动,我们从温州来的30人团队组成一个新的生产车间,延续着温州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工资分配方法,并以此为样板,来改变国企老员工的思想观念。我们还先后合并了单相表车间、三相表车间等,减员增效,卸下公司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十多年里,我从一名一线员工做到管理层,是德力西给了我机会,让我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工作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如果要问我为什么喜欢这里,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便是我在德力西十多年来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