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XI 新闻中心
DELIXI 产品分类
德力西企业新闻

小街故事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太平,黄山北麓的一座小城。 与太平这座小城的交集是高中三年的求学生活。当年踏过独木桥来到这座小城,誓死拼搏后悄然离去,后来的若干年中,我相继走过淮河南岸和瓯江北岸,奔波之间从不曾细细打量过这座小城的变化,以至于我对它的了解还是多年之前上高中时残存的一些印象。 我想,我对它是陌生的。 正月初四,因新房装修需要,我和父亲来到小城给新房测量尺寸。此时的小城还未走出新年慵懒的气氛,临街的商铺多是闭门谢客。去哪吃午餐是个难题,我不禁想起自己高中学校的后门有一条小吃街。 小街因正对着学校的后门,自然是以饮食业为主,一里长的街道两边餐馆一溜字儿地排开,敞开的大门就等着放学时间的学生主儿。滚滚人流,便是那遍地的钱儿,老板们一般辛勤地打着饭菜,一边吆喝着刚进门的学生们“里面座,里面还空着。”哪管里面其实几张油腻的桌子早已挤得满满当当的。学生们吃饭就像打仗,来的时候一群接着一群,接过老板递过来的盖浇饭,也不管是不是可口,胡乱地扒几口饭菜就又都匆匆走进那铁门把守的校园。 食堂菜贵,而且种类又少,因此小街的小饭馆是每个一中学子三年中必定会光顾的地方。那时候的我,也是这里的常客。最常光顾的那家是同镇老乡开的,连个店名的招牌也没有,但依旧每天门庭若市。进店时,先从篮筐里拿一个镶着蓝边的海口大碗,老板娘会从不锈钢的大铁桶里给你挖起一碗大米饭,倒过来扣在你的大腕里,然后再碗口相交,平平地一刮,多余的那部分便又重新回到了她的饭桶里。不得不说老板娘这刮饭的功夫练得是炉火纯青,碗口之间从不见有什么凸起的饭粒儿。再到老板那看着挑菜,七八个菜盛在菜盆里,老板一把大勺子,顷刻间便完成了活儿。“三个素菜,一块钱。”一块钱的午餐,这是我刚上高中时的物价。当然,偶尔也会小资一下,比如红烧鸡块、鲫鱼都是两块五一份。只是后来物价渐涨,一块钱的午餐也渐渐变成了一块二、一块五、两块。 “老板,两份蛋炒饭,加个鸡腿。”多年过去了,这里并没有什么变化,就如我还记得那时候最喜欢吃的这道午餐。因为蛋炒饭需要现做,所以我总是会在教室里休息一会,等大家都散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出门。闲暇下来的老板会十分仔细地完成他接下来的这笔订单。饭是上午煮熟的,再过凉水冷却散开然后晾干的,据老板说这样是因为散成一粒粒的米饭更容易让鸡蛋附着其上。不得不说,老板对于蛋炒饭很有心得。一个鸡蛋,一点菜油,一些作料再加上点老干妈辣椒,叮叮当当之间,一碗玲珑剔透的蛋炒饭就给端了上来。饭粒之间裹着薄薄的鸡蛋花儿,透过阳光,顿时泛着金色的光芒,令人食欲大增。咀嚼时,唇齿之间留香,是一种享受,因此我每一粒饭都吃得很细致,心情大好时,也会和邻座的同学共同分享。那时候的我们有着很明确的目的,就是考大学。当然,对于大学的概念是模糊的,考哪所大学也没有什么预想,总觉着考得上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挑哪一所是之后附赠的福利。同学P与我一样,是这家的常客,也经常邀约一起吃饭,谈理想,谈大学。“你的大学在哪?”“我要去平原。”我总是想着去平原看一看,大概是总在这四面环山的小城里待得久了,想着那四周一望无际的感觉,于是理想中的大学便暂定于平原地区。这种想象是甜蜜的。 后来我如愿以偿,真去了平原上的一所大学,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到的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不是守望者,只是一名过客。 “老板,多年不见,生意可好?”看着那熟悉的笑脸,我有些莫名的悲伤:老板当年油光蹭亮的额头,也有了细细密密的沟褶。闲谈间,两份蛋炒饭端上桌来。父亲吃了一会,放下了碗筷。“走吧,鸡腿没你妈做的好吃!”我试着吃了一口,好像是咸了,有了丝丝的苦涩。 舌尖上的流年,小城的故事还将与我继续。
DELIXI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