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有你的阳光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爸爸去哪儿了?” “去德力西了!” 这是我母亲和我5岁儿子年前的对话。听到这里,我的内心一阵悸动,眼眶里似刚通上电的烙铁,灼热起来。对于一双儿女,我是有愧的。我和妻子长年漂泊于千里之外,十一岁的女儿一直在老家,五岁的儿子只在刚出生时带了10个月,以至于以前每次回家,儿子晚上都不愿与我和妻子同睡。 去年年底回到家的第一晚,晚饭吃到一半时,儿子突然开腔了:“夜里跟爸爸睡!”“要得!”我也没放在心上,认为他说着玩。九点多钟时,儿子与女儿相约来了我们房间,我和妻子都有些受宠若惊。儿子和我一床被子,女儿就跟她妈一个被窝,四个人挤在一头,其乐融融。刚躺下,儿子就问:“爸爸妈妈,你们以后别走了好不好?”“好啊!”我只能违心地暂时满足他的愿望。 看着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我陷入沉思:儿子啊!我和你妈不出去行吗? 静下心的那一刻,走过的那些岁月如同一部生活纪录片一样在眼前播放着。我家坐落在大别山中的一个贫瘠小镇。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父亲和母亲结合,这个家并没有像当年所说“一工一农,生活火红”那样,父亲所在的粮食单位在九十年代彻底改革后,就濒临解体,而此时我恰好在读高中。我毕业,父亲下岗。1998年,不服输的父亲用东挪西借来的几万块钱,带着我倒腾粮食生意。年底粮食滞销,几万斤小麦积压在仓库,到次年也就不值钱了,烂的烂,霉的霉,一下子让我们血本无归,债台高筑。七万多块钱的外债,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也震惊了左邻右舍。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夜之间,我原本订好的亲事也打了水漂。 看着憔悴的父母和几近衰落的家,二十多岁的我,该担起这份责任,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于是我便来到了柳市,加入了德力西。十五年间,德力西用它的宽容与博大,给予了我人生中的一份温暖。让我明白有努力,就有回报。记得2007年7月份,公司三相机械式电能表面临着新改版,电网公司对该产品最大电流时误差平均值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前期的试制中,三相三线式电能表合格率一直达不到要求。作为公司的检验员,我责无旁贷。通过几天的思索,不断的拆装测试,误差对比,终于通过对原磁分路间隙和磁系统间隙的调整,找到了间隙距离的最合适平衡点,合相与分相落差明显减小,且远远低于国标误差要求。通过小批生产,一次校验合格率高达90%。这一成绩也得到公司肯定,年底我被正式调入计量室,从事试验工作,工资待遇也大幅得到了提升。这几年,我还清了所有债务,并相继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结婚、生子、建房等几件大事,日子也还算红火。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人生又有多少个十五年可搏呢?对公司来说,十五年也许只是发展历程中的一段寻常路,而对于一个落寞的游子,这些年里,却是照进我心田里的一片阳光。 正思忖着,儿子迫不及待地打断了我的思绪:“爸爸!爸爸!你说好的,不许骗我哦。” 儿子不依不饶。我只好用一些有诱惑性的东西来安抚他:“遥控汽车,你有了,遥控飞机,你还没,你还要吃好多好吃的零食,还要穿新衣服和鞋子,还要上学,是吧?这些都要花好多好多的钱,你说爸爸妈妈不去赚钱,怎么帮你买呀?”“哦!”儿子若有所悟,“爸爸!妈妈!你们要去赚好多好多的钱,把德力西的钱都赚回来啊!”逗得我和妻子哈哈大笑。 春节假期结束,返回柳市那天,看着车后站在寒风中两老两小的身影,我的心如同压了一块千斤巨石。作为一个儿子,作为一位父亲,作为一名丈夫,我知道我就是你们身边的那颗恒星,我要去找寻那一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