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刚到柳市的时候,与妻在公司附近租了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小屋四周都是楼房,在它们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瘦弱可怜,与行囊空空、一贫如洗的我们倒是十分相配。小屋也就是长3米、宽2米多一点的样子。小屋的一层五六平方米,除了放置灶具、餐桌和一些塑料的盆啊、桶啊什么的,就只能容下一架窄窄的木楼梯。沿着楼梯向上,就是用木板搭成的一个阁楼。阁楼小得仅仅只能放下一张床。楼上是卧室,楼下就用来洗衣、做饭,水电是独立的,而卫生间则是距小屋百米外的公共厕所。 小屋经过一番精心收拾,虽然简陋,却也温馨。小屋之小,让我们根本无法接待想前来造访的同事。每当别人问起我们的住处时,我们便尴尬地引开话题。小屋虽小,可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来说,拥有一个这样没人打扰的两人世界,心中还是相当地满足。在每个不加班的晚上,与妻相拥窗前仰望头顶的月圆月缺,思恋家乡的亲人,设计未来的生活。我们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拥有自己的房子,然后把房子装饰得漂漂亮亮,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速之客还是在一个午后闯进了小屋。那天我们下晚班回家,到门口掏出钥匙开门,却发现被撬坏的门锁无精打采地挂在门上,小屋里已经被翻得遍地狼藉。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能让小偷感兴趣,也就破天荒地没有损失。 也是在小屋里,我们第一次感受台风的威力。记得那时屋外大雨如瓢泼桶倒,屋内细雨纷纷,与妻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搬来接水还不够用。由于供电中断,小屋是漆黑一团,几次点亮的蜡烛都被狂风吹灭,我们索性不再点亮蜡烛。在一片漆黑中,我与妻躲在阁楼下,只担心肆虐的狂风会一下子掀掉屋顶的瓦片。幸好,终于熬到天亮台风过去。这些经历,现在想来都心有余悸。 几年来,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早已搬到公司的宿舍楼,家里添置了电视、电脑、热水器,电磁炉等。与小屋相比,住房条件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可我还时时想起小屋——它总在记忆深处提醒我们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