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XI 新闻中心
DELIXI 产品分类
德力西企业新闻

暴风雨后的新生儿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1984年7月,柳市镇车站路183号的楼房里,一个名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的家庭作坊呱呱坠地。她,就是后来德力西集团的前身。殊不知,这是在一场暴风骤雨之后诞生的一个婴儿。 1979年到1981年间,柳市一带低压电器及相关产业链迅速形成,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涌现一批先富起来的能人。他们还买了摩托车,盖起了三层、四层楼房,这在当时的农村特别地引人注目,自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引起一些争议。根据少数群众的反映,浙江省委于1982年4月派出工作组进驻乐清,认为乐清存在着方向、道路的问题,经济领域犯罪活动很严重。于是,便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八大王”事件。 当时,柳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很活跃,有八个“大王”名声最大,他们是:“螺丝大王”刘大源、“五金大王”胡金林、“目录大王”叶建华、“矿灯大王”程步清、“翻砂大王”吴师濂、“胶木大王”陈银松、“线圈大王”郑祥青、“旧货大王”王迈仟。这“八大王”是当时乐清柳市的冒尖户,也是温州最早的个体户。省委工作组认为“八大王”是在搞投机诈骗,理由很简单,你赚钱这么多就是资本主义。结果7个人被关起来判刑,最重的判了7年徒刑。还有1个人潜逃在外被通缉。 1982年12月16日,温州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先进代表会议。参加的对象都是全市各行各业的“能人”1000人,过去大都是被作为“有资本主义倾向”受过批判,有的甚至被斗被关押过。会上,市委书记袁芳烈强调,要满腔热情鼓励扶持专业户、重点户,鼓励他们带动千家万户劳动致富,并宣布了发展“两户”的10条政策措施。这个大会成了温州经济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可以说是温州后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和源头。 “两户”大会后,各地在贯彻会议精神时仍有不少群众心有余悸。有的说:“共产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也有的说:“现在小富可以,大富不行,柳市的‘八大王’不是还在坐牢吗!”为此,市委书记袁芳烈带着这些问题于1983年春天到乐清柳市了解情况。经调查,1982年上半年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文件精神,省里派了工作组,把柳市作为重点,形成了有名的“八大王”案件,把柳市刚蓬勃兴起的家庭工业一下子打了下去,致使当年工业产值下降了53%,对全市影响很大。袁芳烈觉得问题十分严重,此案如不坚决纠正,势必成为温州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严重人为障碍。袁芳烈回到温州,立即找了中级法院院长陈志坚,同他谈了柳市“八大王”案件的情况和群众的反映,建议对此案进行必要的复查。经法院复议,在“八大王”案件中经过检察院批捕、起诉、法院判决的几个“大王”先后在1983年上半年分别改判无罪并退还其钱物。对一个不构成犯罪的,也已撤销其案件。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对“八大王”案件复查处理情况向温州市委作了汇报,温州市委同意并得到省政法委的支持,省高级人民法院以简报形式向全省各级人民法院通报。 为了扩大影响,进一步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温州市委于1984年夏召开全市公社书记以上领导干部电话会议,袁芳烈郑重宣布给“八大王”平反,并阐述了应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八大王”案件公开宣布平反以后,进一步解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有力地推动着温州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从此,柳市低压电器的生产和销售,重新兴旺起来。二十出头的胡成中与弟弟胡成国和另一位友人,壮起了胆子,筹资5万元,将自己的家作厂房,正式申请创办了求精开关厂,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DELIXI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