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墩——丝绸之路上的古驿堡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明朝修建的长城到了嘉峪关后戛然而止,从嘉峪关再向西望,就只有那些走了很远才能看到的在清朝期间修的烽火台了。烽火台现在虽然已经废弃,可是在茫茫戈壁滩上还是十分醒目的,这些遗迹无形中给寂寞的过路人心中留下了一丝安慰。 这些遗弃的烽火台或者说驿站,由烽火台、驻军宿舍、粮库、水井组成,条件好的还会有一个池塘供水。驿站具有烽火报警、接待来往关内外官兵、缉拿外逃要犯等功能。边界上一旦有外来敌兵入侵,立刻燃起烽火把消息传到屯有重兵的嘉峪关。现在这些驿站已经废弃,偶有种地的农民小住,整个驿站围墙、住房及烽火台保存得基本完好,要是这些建筑放到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成为这个城市的风景之一,或者成为重点文物保护遗址。但是,在这丝绸之路的故道上,却只能任其自灭,好在很少有人来到这里,没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得这些古建筑延长了寿命。 了墩正是这样,在从鄯善到哈密那辽阔的戈壁滩上,路边有一个突起的城堡,那就是了墩。了墩也称瞭墩,位于哈密三道岭西北部。清乾隆年间在此设立驿站,并筑烽火台,改名“瞭墩”,也称“了墩”,是哈密绿洲往西进入戈壁荒野的“穷八站”之一。在一片空旷的戈壁之中,瞭望之墩静静地坐落在离公路不远的地方,像一个迟暮苍苍的老者拖着残败的身躯,在天山之下静视着眼前的车辆川流不息地来往。 瞭墩坐北朝南,墩前有一片杏树林,杏花在春寒中盛开着,淡粉色的花瓣在枝头稀稀落落,一地白色的落英洒落林中。许多年来一直围护着杏林的那片杨树林,早已了无踪迹,只留下砍伐后的桩根在杏林旁扎眼地张着黄白色的嘴。没有了杨树林的围护,杏花被几日前的一场大风刮落了许多,早已失去了旧日“杏花缤纷满地霜”的风采。瞭墩东边的麦田也已废弃,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走近瞭墩,昔日高大威武的墩身已不及两房的高度,墩内搭设梯层的横木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层层土台略显出原来的轮廓。几经周折,爬上二层之台,墩顶半开着,横梁处搭铺的树枝和黄土在多年后,仍能露出被烟火熏烤过的痕迹。四四方方的瞭望口在努力地睁着眼睛,向四处张望。站在墩内,思绪翻涌,想像着当年守护的官兵围坐于此,从瞭望口吹进的寒风夹着雪花,瑟瑟地拨动着炭火,青黑色的烟火在慢慢地升腾…… 墩身四周的围墙也只剩下西侧的半面,其余的墙体在斑驳的土垄中依稀可辨,墩身两侧掩埋着士兵的冢墓也荡然无存,平整得与周边地貌形如一体。昔日的驿站已无法辨别,而曾经流放的踏雪西行的老者啊,哪一间又会是你留宿的驿房? 墩外牧民的牧狗在狂吠,一群羔羊在房外卧晒太阳,远处有十几匹马在觅食鲜草,牧民热情地煮茶相邀,他们用简单生硬的汉语告知是在此被雇放牧,问及瞭墩之事,看着牧人茫然的表情,竟不知所言为何。 那些许多年来苦心种植的树木,那些在大漠深处顽强生长的杨树已被砍伐得仅剩五棵。之前柳树环绕的水塘也缩为浅湾,柳根暴露倾倒,令瞭望之墩在亘古的旷野更显荒寂,也更显沧桑。目睹眼前这破败的现实,想象这里会有多少尘封的故事,心中顿生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