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松山怀古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松山即东望洋山,因遍植松树而名。松山高不过海拔百米,可在人居密集、尘世喧哗的澳门大都市,是个松林茂密、鸟语花香的清幽去处。为搜寻雁荡山僧竺摩法师的史料,我于去年再次来到澳门,寻觅这位当代高僧的弘法踪迹。 在港澳友人的陪同下,我们登上松山山腰时,正举行澳门中学生迎元旦庆回归的环山赛跑活动,跑步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十分热闹。登上山顶,回首南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灿烂绚丽。飞架海面的澳葡友谊大桥如一条飘带,一直延伸到天边,气势宏伟壮观。 漫步松山,我们看到了一个题有“松山”二字的碑亭,亭柱上镌刻如下联语: 松风徐送,正荡胸怀,更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妈阁钟声。 仔细一看,楹联竟是李供林先生撰书。这不是当年经常与竺摩法师聚首的清游会会员吗? 抗战期间澳门的清游会组织,渊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文化界名流组织的广州清游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会友来到澳门避难,于是重新组织了澳门清游会。该组织的骨干分子,除了原广州清游会的成员外,还有一批澳门和其他地区来澳门的文化界人士。澳门清游会一方面承继了广州清游会定期到各地名胜古迹雅集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在国画大师高剑父和佛学大师竺摩法师的影响下,诗词书画多以佛教文化为题材。澳门的望洋山、青洲、西湾,以及菩提园、莲峰庙、药山禅院和普济禅院等佛门胜地,自然常常成为他们雅集游览之处。他们一边游览名胜古迹,一边吟诗作画,相互交流心得,颇具雅趣,在当时的澳门文化界和佛教界有很大影响。 竺摩法师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勇赴国难,从内地来到港澳筹集资金以救济难民。他在澳门宣讲佛经,主编《觉音》杂志,广结法缘,名声日隆。1941年秋,战火蔓延,烽烟遍地。竺摩法师打算应师友之约,准备回雁荡山避兵和休养。对此,众多友人闻讯后,均感依依不舍。临行前,竺摩法师在松山听松山馆举行“留别画展”,高剑父为画展撰序,名士叶恭绰致书雅推。清游会名士张逸、龙思鹤、叶夏声、郑哲园、梁彦明、张白英、黎心斋等数十人,于中秋节前二夕,假妈阁庙为竺摩法师饯行。名家张谷雏作《送别竺摩上人归雁荡图》,前来饯行的友人都纷纷赋诗,题者甚多。 竺摩法师非常感谢澳门清游会、雪社和洁社的友人们,在他即将离别前如此深情地为他饯行。他以《酬澳海清游会及洁社诸友》为题,赋诗二律: 两年聚首情如昨,今夕禅林把别觞。 坐向秋风惊客梦,欲从明月问行藏。 过江名士音尘接,遁迹精蓝俗虑忘。 贻我佳篇三十幅,满船书画似襄阳。 清游几度乐追攀,风雅论文喜往还。 杯茗幸同联汐社,芒鞋时或踏秋山。 烽烟沦劫苍生苦,霜露横江行路艰! 湘捷欣逢添盛饯,临歧何惜唱阳关。 此次雅会,盛况空前。曾当过政府高官的叶恭绰从香港写信给竺摩法师,且将赵文度《送生明法师还雪窦图》与诸友人送竺摩法师归雁荡图相提并论,称之为“先后辉映”,足见他是多么看重竺摩法师。 徜徉松山,我似乎看到了竺摩法师与众多文化名人雅集的足迹。在我的脑海里,涌现着半个世纪前文人雅士们为澳门文化写下的一幅幅鲜活的画卷。 从松山下来,在澳门学者黄晓峰博士带我们去龙华沙龙饭馆的路上,他指着一处老式的房子说,这里原是中共一大代表栖梧老人住过的地方。呵,他不就是包惠僧先生吗?据我所知,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旅居澳门,与竺摩法师有过交往,还赠过竺摩法师两首诗呢! “方外结因缘”,“澳岸甘露遍”。这是当年李供林在《送竺摩上人归雁荡》一诗中的诗句。确实,竺摩法师在澳门普施法雨,其弘法踪迹永远值得人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