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与量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一年前,表弟如愿以偿考上了烹饪大学。他对饮食的兴趣空前高涨,暑假一回家,便去书店收罗了七八本关于各种菜系的烹饪书籍,闭门潜心研究,说什么前有满汉全席,后有中华饕餮,数风流,须看今朝。家里人自然是满心欢喜,此生了得,必有大成,还特地请开小饭馆的大舅来指点,传授厨门秘籍。 我们小辈都很敬畏大舅,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少小离家,是国家特级厨师,后来不知为何故回到家乡,谢绝了众多高薪聘请,自己开起了小饭馆儿,炒弄点江湖菜,再不见显山露水大手笔了。 大舅盛情邀请表弟和我们其他几个兄妹到他家去吃饭,他亲自下厨。真是千载难逢大饱口福的好机会呢!“特厨”不知要弄出怎样一桌阳春白雪,我们开心坏了。 饥肠辘辘的我们浩浩荡荡开进了大舅家。上席,摆宴。只见圆木桌上一盘盐水花生,一盘盐渍肉,一钵盐汤豆腐,两碟盐菜干。纳闷,这唱的哪出戏?难道是美筵前的开胃菜,可也太……大舅接着就端上了米饭。完了,所有美好猜想就这样被几个“草芥”菜给结束了,不会有奇迹出现了。大舅兴趣盎然地招呼大家动筷子,我们则用“不作为”表达着失望。他跟没事儿一样,自顾自饶有滋味地吃着。时间滴答地走着,没食欲最终扛不过饿肚子,我们也纷纷下箸,否则再看下去,这几个有限“菜源”都没了。那,香。可真香!盐水花生,嫩脆得像刚从地里拨拉出来,鲜。盐渍肉,丝缕间干净悠厚的醇,绵绵绕齿。盐菜干,精准的盐分浸透菜叶,在恰恰的时间里从容游弋。盐汤豆腐,汤味温润着细白豆腐,从外至内,盐只入其四分,再留豆品原味六分,让人忽然就想起了登徒子眼中的right美人,增一分太白,减一分太黑,此时刚刚好。 风卷残云后,我们抹了抹嘴,说开了。怎么如此“简陋”的菜,却有着意犹未尽的滋味,莫非真有厨门秘籍?大舅一边拾掇碗盘,一边轻描淡写地开始授秘了:“论做菜,讲究两点功夫。一是度,斤两钱儿都有标准,拿捏准了;二是量,不能太满,淡如盐,咸如水,要退让几分,才品得出本真味道。” 我们听了,频频点头:“大舅说得经典,真不愧是特级大厨!”大舅哈哈大笑:“那本事是有,就是当时年轻气盛,不懂度量二字啊。这是人一生都要做的学问,理清了,做什么还不都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