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老三届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有同学给我发了个微信,要我在线观看广东大型怀旧歌舞晚会——《情系老三届》。 我看着听着并感动着,不由得提起笔来,也想说说老三届。 “老三届”,一个对特定时代人的简称,泛指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还在中学时代念书的人。我就是“老三届”,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正在乐清中学读初二,后来学校里“停课闹革命”了,课没上书未读,到了1967年下半年,时间到点就自然毕业了。历史给了我们这些人一个称号:老三届毕业生。 毕业了要到哪里去?我们正迷茫着,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于是,全国千千万万的老三届及城市青年,告别了父母亲人,纷纷去支边、插队、下乡,到农村、农场、山区、海岛务农。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运动,历时十年,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 所以,老三届是时代的产物,每个参与者都饱受历练。有个电影叫《蹉跎岁月》,把那个年代叫作荒废的岁月,造成了全国大批量的知识青年青春的浪费。有个电影叫《孽债》,说这场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灾难,欠下了无数的人生孽债无法还清。但是,也有齐齐哈尔的知青张亚芹,她最近写出了一本书叫《难忘知青岁月》。她说:“我在农场呆了四年,经历了很多事,春耕、夏锄、秋收、冬打场,每天发生在农场的事真实、真切,令人难忘,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她说:“有一次,我们半夜听到吹哨声,要求大家半夜军训。于是,大家揉着惺忪的睡眼,赶紧起来穿好衣服、鞋子,迅速地跑到野地里备战。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大家又集体从地里回来。等回来一看,大家忍不住乐了。战友们有反穿衣服的,有扣子系错位的,还有穿错鞋子、戴错帽子的。大家互相看着,乐作了一团……”这样的生活经历,虽充满着艰辛,但也青春当值,故此难忘。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说,关系到“老三届”人角色的定位。现在,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年的老三届人,都已进入花甲之年,他们在茶余饭后的时候,难免会提起当年的生活、当年的人事,无不显示出难忘与缅怀之感。 但关键不是说好还是说坏,而是看你本身是如何感受和体悟。现如今的中央领导人中,有百分之八九十是“老三届”出身的,这说明当年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多大的作用,它培育与锻炼出一代人的精神与做人的风格:艰苦奋斗、亲民爱民。 每个时代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怪不得,今天的这场晚会吸引着那么多人在看在想。